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抑郁癥是現(xiàn)代人不陌生的一個詞語,上到公司老板,下到學校學生,都有抑郁癥患者,可以說抑郁癥涉及的人群十分之廣。那么你了解多少抑郁癥的知識呢?很多人都知道抑郁癥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情緒低落,但是你知道嗎,抑郁癥還可能導致患者大腦萎縮呢!那么抑郁癥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看看具體知識吧!
具體的原因還不明確,可是對于抑郁癥的研究卻在不斷深入,醫(yī)生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相關的機制。
第一個就是大腦神經遞質平衡紊亂假說,通俗來說,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大腦的一次內分泌失調。我們大腦會分泌許多神經遞質,它們不僅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同時還起到調節(jié)情緒的效果,比如5-羥色胺就是讓人感覺愉悅的一類神經遞質。當這些神經遞質的分泌出現(xiàn)異常變化,你的大腦就可能因此喪失了“追尋快樂”的能力。這也是現(xiàn)在很關注的一個機制。
第二個是海馬再生障礙假說。上面不是提到抑郁癥患者大腦海馬區(qū)會萎縮嗎?這就是海馬再生障礙可能的一個表現(xiàn)。海馬區(qū)是參與情緒和認知調節(jié)的重要功能區(qū),當它出現(xiàn)異常,你的情緒條件當然會受到影響。
第三個則是營養(yǎng)假說。這個假說認為,我們大腦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當這種因子分泌減少,也可能會引起情緒調控方面的異常。
不過,按照抑郁癥的定義,抑郁癥其實應該是同時具備個人的生理、心理基礎,以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它往往是幾個條件交互作用,最后導致發(fā)病。
性格內向悲觀的人容易發(fā)生抑郁嗎?開朗派是不是就安全過關?
一個人的性格和認知特點,對于抑郁發(fā)生的風險肯定是有影響的,同時,抑郁本身也會影響一個人的認知模式。
舉個例子,同樣給一個人看“快樂”和“悲傷”的表情圖,一個抑郁癥患者對于“快樂”表情圖往往無動于衷,對于“悲傷”表情圖卻感受深刻,這就是認知模式不同對于情緒的影響。
一個生性悲觀、看事情總盯著負面影響看的人,他的情緒當然容易走向不好的一面,這無形中增加了他發(fā)生抑郁的風險。
性格內向本身倒不是壞事,也并不代表一定容易發(fā)生抑郁,但性格內向的人往往和外界溝通減少,所以遇見一些大問題時,不容易尋求到外界幫助,這種情況下,他們出現(xiàn)心理問題甚至發(fā)生抑郁癥的風險就會上升。
不過,性格和認知模式只是一個風險因素,并不代表性格內向、悲觀的人一定會發(fā)生抑郁;反過來說,性格開朗的人也未必都安全。看看前一題里提到的3個假說,就算你性格再開朗,也不能左右自己的大腦神經遞質分泌吧?只能說,開朗樂天派相對風險小一些,但當抑郁真的找上門時,開朗派也可能中招。
看了以上內容,相信大家對于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都有了自己的了解。小編提醒各位讀者,抑郁的感覺或許生活中誰都會有,很多人都不當一回事,覺得事情過了,心情就好了,殊不知如果一直處在抑郁的心情下,很有可能被抑郁癥所襲擊,因此希望各位要多加謹慎。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專家析為何女人易患抑郁癥
下一篇:輕度抑郁癥的表現(xiàn)都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解析如何預防抑郁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