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專家表示,在校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處在踏入社會前的過渡階段,生活上,從依賴到相對獨立;學業上,從填鴨式學習到自主學習,經歷著巨大的身心調整和變化。同時在學業、就業、人際關系等方面,大學生所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大學生群體因此成為的易發人群,抑郁癥也成了當下大學生的隱形殺手。
女大學生更易抑郁。調查結果顯示,71%的高校大學生情緒處于正常狀態,29%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狀況,其中20%為輕度抑郁,7%為中度抑郁,2%的大學生存在重度抑郁。
有31%的女大學生存在抑郁傾向,比男大學生高出5個百分點。其中,16%的男大學生和23%的女大學生表現出輕度抑郁,8%的男大學生和6%的女大學生表現出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男女大學生均占2%。女大學生更易產生抑郁情緒,但從抑郁程度的構成比分析,男生出現抑郁情緒后相對于女生更易惡化。原因可能是女生較為敏感,容易出現情緒波動,但同時女生又比較擅于溝通,抑郁情緒比較容易得到緩解。男大學生則不愿意表達和尋求支持,容易出現抑郁情緒惡化的現象。
調查顯示,58%的地方性院校學生、72%的985院校學生、77%的211院校學生以及74%的民辦高校學生的情緒處于正常狀態。這一結果表明,地方性院校大學生較其他類別院校的學生更易產生抑郁的情緒,而以往調查顯示重點大學抑郁發病率高于一般大學。專家指出,由于近些年用人單位比較看重學生的畢業院校,所以地方性院校的學生對未來的就業更為擔心,更易產生抑郁情緒。
抑郁源:考試就業壓力大調查顯示,有83%的大學生有學業方面的壓力,其次是就業壓力,達到了48。1%,學業和就業仍是大學生壓力的兩大來源。此外,方面、自信心以及人際關系也占有30%左右的比重,社會適應、問題等約占20%。比較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抑郁源,非獨生子女在經濟和情感方面的影響因素要較獨生子女大些。
抑郁者不愿向家長傾訴在選擇傾訴對象時,有75。6%的大學生在心情抑郁時會選擇;家人交流也是大學生們較常見的排解方式;此外,依次為較陌生的網友、其他、老師、宗教以及心理咨詢。抑郁者與正常大學生傾訴對象的最大差異在于家人。只有28%的抑郁大學生在有不良情緒困擾時尋求家人的傾訴和理解,而41%的正常大學生會選擇對家人傾訴。差異顯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選擇了聽音樂K歌、睡覺、自我心理調節和旅游散心作為日常的抑郁排解方式。在這之中,聽音樂K歌的比例達到了69。2%,可見音樂在排解抑郁情緒上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非抑郁大學生對于的選擇率明顯高于抑郁大學生,其中以球類和最為突出。在其它日常各類活動的分析比較中,是否選擇旅游或外出散心是抑郁和非抑郁大學生最大的活動差異,近50%的非抑郁大學生會選擇該種方式排解情緒放松自我。調查同時發現,選擇、停滯放棄、暴飲暴食作為排解方式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但是其中有抑郁狀態的大學生明顯占了多數。而不恰當的壓力排解方式,會使抑郁大學生的狀況更加嚴重。
大學生抑郁是導致大學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經引起了社會對大學生的關注。因此大學生有抑郁情緒的需要及時咨詢心理醫生,以防造成更大的悲劇。
下一篇:·如何治療嚴重抑郁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白領為何與抑郁有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