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最大的夢“親情”
“老人也是小孩,也需要人表揚,需要親情的表達,可兒女們總以為讓我們吃飽穿暖就行了。”昨日,本報召開了部分空巢老人和社會學、心理學、醫學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參加的座談會,很多老人道出心聲:空巢老人們最想圓的夢其實就是“親情”。
老人再婚成功率只有11%
“健康是走出來的、煩惱是想出來的、快樂是找出來的。”座談會上,陜西省老年學學會秘書長張乾綱說,有關調查表明,有75%的男性老年人、45%的女性老年人有再婚意愿,而這些人中的再婚成功率卻只有11%,超過3年穩定期的只有3%。社會輿論、子女、財產問題等是老年人再婚的幾大障礙。
別讓老人把困難硬扛著
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副院長廉康健說,如果子女不注重和老人交流,忽視老人的精神需求,就會很大程度地造成老人精神抑郁,認為沒人關心自己,從而不太和人交流,就算有困難也自己硬扛著。廉康健說,他曾經遇到過一位老太太,拒絕和任何人交流。后來通過不斷接觸,“發現老人精神上有嚴重的憂郁癥,而心臟病、高血壓等也很嚴重。老人從不愿意告訴別人這些,雖然我們盡力幫忙,但老人還是自殺了。”所以老人一定要懂得宣泄自己的情緒,有什么問題要說出來,解決掉,這樣才能輕松面對生活。
老人要學會與孤獨和平共處
對于一些老人無法解開的心結,大康心理保健院的首席咨詢師王淑珍說,人生有許多事情是不能掌握的,我們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斷地去適應它們。“該接受的要接受,該順應的要順應,該放棄的要放棄,才能快樂起來。老人如果感到孤獨,一是要排解孤獨,二是要學會與孤獨和平共處。把人生當做一支永不歇的歌,唱著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