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是,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來提前終結生命,無疑讓人感到很痛心惋惜。所以,我們想要預防自殺,就必須要了解自殺者的行為有哪些?以下幾個表現,就可能預示著自殺心理的產生。
1、常說自己一事無成、一點希望都沒有或“對生活已經絕望了”。總說這樣的語言,說明他情緒低落,失去信心。
2、暗示性地表示“我的苦難馬上就會過去了”。這往往說明對方心情復雜,希望尋求到幫助或者解決辦法。
3、與人談論一些自殺的方法,甚至開一些自殺方面的玩笑。比如,“哪種方法不痛苦”、“我死了大家都好了”等。
4、情緒突然放松和平靜,感覺“什么事都看開了”。這些人通常情緒受挫,表現出明顯的煩躁、不安。可做出自殺的決定之后,反而變得平靜,讓周圍的人誤以為他“想開了”。
5、一個躲起來,不想見人。他們可能避開朋友或親人,自己找個地方準備離開。
6、把自己珍貴的東西送人。為了安排好后事,他們可能會把自己在乎的東西托付他人,比如寵物、收藏品等,一件件交代好。
7、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告別。可能會挨個跟很久沒有聯系的老同學見面,說出“下次見面可能沒機會了”這樣的話。
8、寫遺書或類似的文字。除了遺書,還可能在日記、博客上提到關于死亡的話題。
9、穿一些特別的衣服,或者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比如,突然愛穿紅色或者很另類的衣服,或者做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情。
9月10號是一年一度的預防自殺日,隨著身邊越來越多的自殺者出現,我們不得不開始反思,為什么他們會走上自殺的道路。對于自殺,除了要積極做好自我調整,保持心理健康外,對于身邊那些有自殺情結的人,我們也應該多加警惕。
推薦閱讀:怎樣正確開導想要自殺的人
下一篇:關于自殺常犯的誤區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自殺需要“生命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