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不是自殺者,因此很多人對于人們之所以會選擇自殺十分的不解。并不是沒有什么難以解決的事情,很多時候,事情并沒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糟糕,但是,很多人還是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一生。那么,究竟人為什么會自殺?
精神分析學派
自殺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們對已發生或將要發生的事情有著深深的內疚感,甚至罪惡感,當嚴重到無法擺脫時,有可能選擇自殺;二是人們對外在世界、事件或他人的攻擊性轉移到內部,從而造成自殺;三是人們內心的某種謀殺或傷害意圖付諸實施,用自己的死讓別人不得安寧或終生痛苦、后悔莫及。
認知學派
自殺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們對世界、對生活、對工作或學習的認知產生偏差,用完全灰暗的眼光來看待周圍;二是人們用狹隘的視野去看待生活,只看到了負面的方面;三是人們對遇到的困難或挫折無能無力,沒有其他解決方法,別無選擇,只能走向生命的終結。
應用危機理論
自殺的主要原因:一是發展性危機,這主要是在個人成長、求學或事業等發展過程中遇到危機。人的一生總會經歷大大小小這樣的危機,所以它被看做是正常的。但有一些人就會跨越不了這些坎。二是情境性危機,這主要和突發性事件或強烈的、災難性事件聯系在一起,如交通事故、疾病等。三是存在性危機,這主要和人生目的、生活意義、工作意義等聯系在一起。人們可能發現自己在這些方面沒有答案,會產生空虛感、后悔感、無意義感等。
自殺的類型
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Durkheim,1897)提出有三種類型的自殺:利己性自殺、失范性自殺和利他性自殺。利己性自殺是指因為不能適應環境、不能適應社會而有意識地自我毀滅;失范性自殺是指由于社會規范瓦解、個體無法忍受而用自殺來解脫;利他性自殺是指為了群體利益或某種信念而自殺。
自殺的人群,心理健康都是存在問題的,他們多半是遭逢巨變或是心理崩潰,才會想到用自殺來逃避現實,讓自己能夠一身輕松。因此,想要防止自殺的發生,加強大家的心理健康建設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夠預防自殺的發生。
下一篇:預防自殺 要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殺者心理援助的八個原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