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電動車接孩子很丟人嗎?要如何在這種消極的價值觀里保護孩子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fā)布 : 03-28
閱讀 :193
圖|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騎電動車很丟人”,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驚訝,就是為這個區(qū)域的一些孩子感到擔心,如果家長引導不到位,另外家里條件一般,孩子是很容易陷入自卑敏感的狀態(tài)的。特別喜歡網(wǎng)友的一個評論,“這不是家長的錯,也不是孩子的錯,而是社會價值觀出了問題。”這里的“社會”可以改成區(qū)域,不是所有區(qū)域的價值觀都是如此的,但是不排除有一些區(qū)域的價值觀確實出現(xiàn)了問題。當孩子陷入這種消極價值觀在一切向“錢”看的局部環(huán)境下,條件一般的家庭,有的孩子保持自己的驕傲感,有的孩子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不斷自我否定,越來越消極,親子關(guān)系也是越來越糟糕。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如果周遭環(huán)境有了這樣的趨勢,當我們足夠關(guān)注孩子的時候,父母是可以感受到的。這個時候,一定要做點什么,而不能任之自由消化,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把惡劣的轉(zhuǎn)化為積極的。這一篇文章,不是寫給條件還可以的家庭,當然了如果家里有車,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孩子最多也就是一個白眼吧,想騎電動車就騎電動車,即便同學有嘲笑的聲音,也很容易處理,有就是底氣。這篇文章是寫給沒有這個底氣的父母和家庭的。如果我們的確條件稍微差點,開不起自駕車,每天接送孩子卻是騎電動車,孩子感受到了周圍同學的嘲諷,或者是同類現(xiàn)象發(fā)生的時候。比如一雙上千元的鞋子,比如一個奢侈品包包,或者就是幾百塊的東西,但是家長不認為孩子可以擁有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跟孩子溝通,這是主要討論的點。自我肯定,正確對待,積極向上想要孩子有內(nèi)核,不容易被消極的外界價值觀、標尺影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長期引導陪伴的結(jié)果。1、條件不好,就多跟孩子談錢一個誤區(qū)是,出于對孩子的保護,條件不好的家庭,父母往往避免和孩子談錢。可是父母不談錢,孩子就不會接觸嗎?當外界信息翻江倒海沖向他的時候,才是對他打擊最大的時候?!盀槭裁次疫@么不幸運,為什么我的父母沒錢,為什么我這么倒霉……”當孩子有了這樣的念頭時后,想要再干涉,真的很難,孩子的思維模式已經(jīng)定型。越是沒錢,才越是要跟孩子談錢,能力范圍內(nèi)給孩子零花錢,告訴孩子家庭收入有限,一家人一起努力,有多少錢干多少事。別人能拿到100元,給孩子10元錢,不要羞于談這件事,告訴孩子原因,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主動性和積極性。2、讓孩子和父母站在一起條件很一般,就更要讓孩子和自己站在一起,一起面臨家庭的各種問題,沒有必要對孩子遮遮掩掩。當然了為了給孩子提供安全感,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解決問題,沒有什么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天也不會塌下來。給不了孩子物質(zhì)條件,就給孩子充足的精神條件,尊重孩子、平等溝通、給孩子表達個人想法的機會,孩子就一定會和父母是緊緊站在一起的。3、沒有必要遮瞞孩子家庭現(xiàn)狀看過很多讓人覺得痛心的情景,孩子想要買一個玩具、一個自行車,父母買不起的時候,礙于孩子當眾丟人,怒斥孩子不懂事,就是不提家庭現(xiàn)狀。當然了,如果父母是為了建立孩子正確的消費觀,有能力買但是不買,則是另外一種情況。我們只說第一種。如果我們的父母承擔不起孩子的某種消費欲望的時候,就一定要更加耐心的保護孩子的自尊,要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孩子是可以理解家長的。我們不妨從孩子幼年時候,就更孩子聊一聊關(guān)于“如果買不起一個東西的時候,該怎么辦?”讓孩子了解家庭的現(xiàn)狀,孩子對自己所生存的家庭也有知情權(quán),這樣孩子才能增加內(nèi)核,不會容易被外界的價值觀影響。此外,父母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向上,孩子一定會感受到父母的狀態(tài),并且按照父母的狀態(tài)來生活。無知貧瘠不可怕,真的,可是現(xiàn)實總給人“物質(zhì)貧瘠很可怕”的感覺,是因為窮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存在,更容易從上而下給孩子壓迫感,忽視了尊重和平等。如果我們都能尊重孩子、溫和溝通、讓孩子跟大人一起面對,大人能承受的物質(zhì)貧瘠,孩子同樣可以承受,內(nèi)核不會受到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