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為什么要學點性知識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1-22
閱讀 :333
人的青春期是以性的發育為起點,而且,性發育的順利與否直接影響到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后來幸福家庭的組成。在我國,長期以來談“性“變色,處處都回避性的問題。父母不向子女講,老師不向學生講。
但“性“是人的本能,沒有正常的渠道學習性知識,就必然會通過非正常渠道艱難地獲得一些既不完全又未必正確的性知識,結果只能導致性的畸形發育。
我國的青少年,13歲的女孩子58%有了月經,14歲的男孩子53%有過射精。對于有過射精或月經體驗的青少年來說,不正確的性知識往往會導致出一系列的嚴重后果。如男性青少年遺精,在“一滴精,十滴血“的錯誤觀念影響下,會產生焦慮、恐懼、自卑和罪惡心理,不但影響了眼前的學習和健康,對今后的家庭幸福和身體健康也會帶來不利因素;少女出現月經時,如果對性無知,同樣會做出一些傻事來,如把經期用品視為穢物,躲躲藏藏,造成感染,還有的羞于因月經而在體育課請假,造成經期疲勞,導致痛經、月經失調等,最終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目前,全社會都提倡對青少年進行青春期性教育,青少年自身更要責無旁貸地認真系統學習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這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對社會應盡的義務。怎樣學習青春期性知識青春期的性知識主要為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異性交往和戀愛等問題。在學習性知識時,首先,要認識到這是青少年的必修課,是社會的需要,他人的需要,更是自身的需要,既不是什么丑事壞事,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事。其次,要以科學的觀點嚴肅認真對待,在讀有關性知識方面的書時,要認真區分哪些是科學的、進步的,有助于身心健康發育的書,哪些是無聊的、頹廢的、色情的書。由于對外開放,西方文化大量涌進我國,其中不乏魚目混珠的糟粕,所以要警惕,不可染上黃色瘟疫。第三,理論要與實際相結合,要根據性發育的特點、規律,性道德的行為準則、正確的戀愛觀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科學地進行性心理調適,以保證性發育的順利成熟。最后,如果發現自己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手淫、月經不調、性欲過度旺盛、戀愛受挫、與異性交往障礙等,應坦誠認真地正確對待,主動地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進行解決,如找朋友交談思想、向長者求教、去醫院檢查治療,也可向新聞出版部門寫信咨詢,萬不可自卑自棄,放任自流,或羞于啟齒,默默忍受內心的痛苦,以免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