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自殺的現象普遍存在,各種人群均有,根據調查表示,青少年是自殺高危人群,主要是青少年的心智害不夠成熟,很多事情想不明白,所以才走向自殺的道路,建議各位家長要引起重視,盡量的減少青少年自殺的現象發生,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青少年自殺常見的三個原因,希望大家引起注意。
一是內心沖突。如心理絕境、無意識沖突、認知歪曲等。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是身心發展的疾風暴雨、變化劇烈時期,心理發展尚未成熟,面臨考試、升學、就業、交友、戀愛等諸多人生選擇,各種心身矛盾和眾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經常體驗到失望、痛苦、悲傷、悔恨、激憤等負性情緒和嚴重的挫折感、不滿足感,而其心理又不成熟、情緒波動大、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是最易出現心理沖突和心理問題的“危機期”。
另外,也有一部分青少年存在性格內向、孤僻,自我封閉不與人交往,或沖動、過激、偏執,神經質的人格特質;他們的耐受力較差,一個普通刺激就使其難以承受;有的內心有強烈的孤獨感、痛苦感,這種體驗長期積累達到一定極限時,一個偶然因素即可導致輕生念頭產生。
二是外界壓力。如受到羞辱、失戀,與家長、同學爭執等等。學校是青少年最為重要的一個生活環境,由于現行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這一最為重要的生活環境又是其最感到壓力的外界環境。而“壓力”與“焦慮”是一對孿生兄弟,學校學習生活的巨大壓力使他們經常感到情緒焦慮、緊張恐懼、身心疲憊。
還有就是家庭的影響,家長的教育態度、教育方法失當,過分溺愛嬌慣或斥責、苛求、打罵,或家長期望值過高,一旦付出與收獲的巨大反差常導致父母親心理嚴重失衡,這些又必然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明明暗暗的方式表露出來,都會使孩子感到家庭的巨大壓力而處于緊張、焦慮、不安之中。有的青少年家庭環境較復雜,或某些家庭事件使得親子關系不良,或親人的突然死亡帶來強烈刺激。由于其閱歷淺,對問題的分析認識能力低,方法少,易陷入束手無策境地,倍感孤獨無助,苦澀、迷茫,便輕率地選擇了不歸路。
三是神經生物學方面的功能損害和精神疾患。個別青少年自殺直接源自神經或精神方面的疾患,此類疾病的獨特作用如幻覺,譫妄或抑郁情緒長期積郁,自殺念頭長期醞釀,無心體驗也無法體驗到生的美好,在旁人看來根本無法理解的情境下告別生命、走向死亡。
不管是什么人自殺,都會給親人帶來無比的傷痛。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心理健康保健,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應該及時與家里人和朋友多溝通,千萬不要想不開,否則就會走向死角,這樣家人和朋友都會傷心難過,同時也希望家長能更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驚:這五類人吃蒜是“自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抑郁自殺的五種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