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都市人常出現哪些焦慮癥狀?在都市里面生活工作的人,面對心理疾病的概率也更高,因為在都市生活,競爭壓力比較大,所以可能稍不留神,就會受到一些心理疾病的影響,下面就來盤點這些典型的焦慮癥狀。
看到好多人買房眼紅
曾幾何時,只要花很少的錢,甚至不用錢就可以有房子;2009年,各城市不斷上漲的房價和一部大熱的《蝸居》,把買房引起的焦慮推到了風口浪尖。
此時,有人看見別人明明住著一套房,在2009年初房價低點時又抄底買了第二套房,到了房價一路飆升時,人家又抓住時機把房子賣了,一轉眼就賺了個盆滿缽滿。可自己呢,累死累活攢了點錢,年初時還夠付個首付,可到了年尾,錢倒是攢得多了,可趕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連首付都交不起了。于是,這些人就開始沒事就算錢,心里琢磨著“我連房都買不起,他們憑什么能倒房子賺錢”。這就好像一塊壓在心頭的大石頭,對與房子有關的一切詞匯都特別敏感,聽到后心中惴惴不安,不敢再隨意消費、享受生活,嚴重時,可能失眠,脾氣暴躁。
面對這類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腳下,少望天”,腳踏實地地把當天的事情做好,不能預測的未來,最好放下不想。這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不做多余的抱怨。比如,沒買房的努力工作、存存錢,別想一步到位,買得起了就趕緊買;需要還貸的,按照原計劃,一個月一個月慢慢還,別讓房貸影響了生活質量。
小時候怕養不起 長大了怕啃自己
若要在全球范圍內評選“最無私,最負責任”的家長,中國家長大概可以位列其中。所謂“關心則亂”,本來作為家長驕傲的孩子如今卻成了父母焦慮的重要來源。
如今,養孩子可是一件最讓父母頭疼的事情。孩子出生了,一切都要花錢:買奶瓶要買高級的,買衣服要買名牌的,上幼兒園一個月要交幾千塊,上名校還得求爺爺告奶奶地交高達幾萬的擇校費……父母為了孩子不惜花血本,不少人都感嘆:現在養個孩子實在太貴!還有些符合政策的人也不敢輕易生二胎,養一個恨不得都傾盡所有了,哪來的錢養第二個?
他們千辛萬苦供養孩子讀完書,卻還要拿出自己的養老金,供年輕力壯的子女繼續深造、結婚生子,甚至容忍他們呆在家里游手好閑。孩子每個月的工資花光光,家長還得倒貼錢,于是有人就感慨道:月光族和啃老族合二為一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1.5%的中國老年人或多或少會給子女經濟支持,其中有1/4的人認為壓力較大。還有些家長一到月底或接到孩子的電話就緊張,恨鐵不成鋼但又無計可施,羞于和別人提起自家孩子,為他們的未來擔憂不已。不少家長也降低了對孩子的要求。一位女出租司機就表示,根本不指望孩子大了奉養自己,“他長大了,不啃我就不錯了。”
“啃老的出現跟家長總放不開手有關。”季建林說,父母管得過多,以至于他們永遠把父母作為賴以生存的后盾。而同時,父母又舍不得看孩子吃苦,自然會盡可能地幫了又幫,于是形成惡性循環。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家長首先要糾正觀念:只有未滿18歲的孩子,自己才有撫養責任,而當他們長大,就應該自己獨立生活。所以,請狠下心、放開手。
心理健康專家介紹,如果你也是都市上班生活的人,那么可以了解一下,自己是否也出現,上面這些焦慮的狀態,因為這些問題,是會影響到自己的正常工作,以及情緒的,有的時候調節不過來,還會讓自己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
推薦閱讀:焦慮癥自我療法:寫日記
下一篇:長期焦慮對身體有三大危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焦慮癥的中醫療法介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