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現在的社會中交往是很有必要的活動,現在有的孩子就是很怕和陌生人打交道,有時候對自己熟悉的人說話都感覺到緊張不已,不敢到公共場所,說話表達不清楚自己的意思,不敢抬頭看別人,如果在發展的話,這些孩子在見到人時就會出現不安、恐懼、出汗、心動過速等癥狀。這些現象就是“社交恐懼癥”的表現,他們的這些表現常常讓很多家長誤以為是老實、聽話等,殊不知這些孩子已經出現了很重的心理問題。
這些孩子在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評。有時只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過錯而遭到父母過分嚴厲的訓斥,甚至受體罰;有時則是父母情緒不好而毫無道理地把煩惱發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這種家庭里,便會產生懼怕心理,甚至不能辨別該做什么,該說什么,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孩子大多數時間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他們從父母的行為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自己很無能,總是做錯事,是個沒用的孩子。
這類孩子長大后,可能會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懼傾向,嚴重者會成為社交恐懼癥患者。患了此病,無法建立穩定的人際關系,他們會變得內向、孤獨,人生觀也變得消極、悲觀。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懼”呢?
1.作為父母應重視并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懼傾向。及時審視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恰當,并盡早糾正不恰當的教育行為。給予孩子更多愛護、表揚和鼓勵。
2.有時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過分緊張,而是由于知識領域過于狹窄,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時要讓孩子加強對文學、音樂、藝術等方面的學習,多看課外書籍、報刊,廣泛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有了知識會幫助他樹立自信,克服羞怯。
3.大多數孩子在生活交往中會出現上述現象時,讓他們做幾次伸長的有節奏的深呼吸,要自我肯定,對自己信心,你和對方都是平等,這樣可以使他們的心情平和,平常要增加對孩子的自信心的訓練,用正常的眼光看人,給他們樹立自信,也可以告訴他們用運動克服膽怯的方法,如:提起后腳跟站立幾秒鐘,反復做二三十次,每天做三次,這樣可以安定心神。
下一篇:三個方法 助你消除社交恐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消除社交恐懼癥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