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人不善于人際交往,這和個人的性格有關。但是有的人甚至出現在公共場合感覺到強烈的恐懼心理,害怕人多的場合,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問題了,也即是我們常說的社交恐懼癥。出現社交恐懼癥對我們的影響很大,那么,社交恐懼癥怎么治療呢?
1.暴露療法
讓病人暴露于能引起焦慮煩惱的各種不同的現實刺激性情境中,在暴露期間有目的有步驟地使病人產生最嚴重的焦慮反應,鼓勵患者堅持到焦慮緩和為止,使之逐漸耐受并能適應的一類治療方法。又叫快速暴露法,或稱滿灌療法。快速、持續滿灌法有時又稱為集中練習,即反復暴露練習而沒有太多的間歇時間休息,以取得更好的適應效果。許多研究結果已經表明暴露治療能有效地緩解各種恐怖癥。隨訪研究療效比較持久,可以維持數年。
2.脫敏療法
系統脫敏療法又稱交互抑制法,利用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焦慮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癥焦慮習慣的目的。在心理治療時應從能引起個體較低程度的焦慮或恐怖反應的刺激物開始進行治療。一旦某個刺激不會再引起求治者焦慮和恐怖反應時,施治者可向處于放松狀態的求治者呈現另一個比前一刺激略強一點的刺激。
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經過多次反復的呈現,他便不再會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怖,治療目標也就達到。
3.森田療法
由于患者對事、對人、對己過分敏感而產生的某些神經癥狀。患者大多數有一種疑病心理,追求完善,追求舒適,常對自己的健康狀態過分擔心。常把自己正常變化如心跳快些等誤認為病態,并集中精神注意這些表現,從而出現焦慮和緊張,使不適的感覺進一步增強,導致各種主觀癥狀越來越明顯。這種惡性循環就是森田所說的“精神交互作用”.森田療法對社交恐懼癥的指導意義在于,告訴我們要接受社交中的“膽怯、緊張、心理不安”,這一既定事實,不再把其當作身心異物加以排斥,不再關注體察心理癥狀,而是要帶著緊張、膽怯象正常人一樣交往,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使癥狀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4.催眠療法
精神分析師通過言語暗示或催眠術使病人處于類似睡眠的狀態,使求治者的意識范圍變得極度狹窄,借助暗示性語言,挖掘病人心靈或記憶深處的東西,看你是否經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試圖尋找到發病的根源,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患者所具有的可暗示性,以及患者的合作態度及接受治療的積極性是催眠治療成功的必要條件。通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從而產生治療效果。
以上就是社交恐懼癥的治療方法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對于患有社交恐懼癥的人來說,是很難在社會立足的,畢竟我們時刻都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積極的克服自己社交恐懼心理。
下一篇:克服“面試恐懼癥”的三個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否定自己 告別社交恐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