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所追求的,而在大部分人的認識中,想要保障自己的心理健康,那么主要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調節。這沒有錯,但是僅僅是做到這樣難以保持我們的心理健康的。大家想要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就要注意以下的幾點。
1、專注是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專心致志地完成一項任務時,就像給大腦補充蛋白質,讓每一個神經元都深度連接,鍛煉思維能力和敏銳度等,更容易體驗價值感。
當專注于瞬間體驗時,自我意識沒那么強,不好的評價、別人的嘲笑、情緒的起伏就難以影響心情了。
2、健身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直接能量來源,還與抗凝血、免疫等功能有關。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做有氧運動,能強健大腦,改善心理狀態,提升心理“免疫力”。
但研究顯示,如果在健身前所做的工作讓心理壓力過大,那么鍛煉會讓人更疲憊。此時不妨靜坐冥想或做做瑜伽,能讓心情很快靜下來。
3、玩耍是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有機物,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
像孩子一樣,允許自己隨意、有創造性、像玩耍一樣地享受新奇體驗,不為那些不值得擔心的事情憂慮,就像補充了維生素,讓內心更有活力。
4、聯系是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雖不能被消化,卻可以增強消化功能,快速排泄膽固醇和有毒物質。
與朋友、老同學、親人相聚就像攝入膳食纖維,滿心煩惱瞬間消散。讓心與大自然在一起,感受鳥鳴聲、花香味,凈化心靈,改善心情。
5、發呆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極小,卻可以維持一些決定性的新陳代謝功能。
在工作間歇或休息日發發呆,比如坐車時盯著外面的行人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或看書看到一半突然回過神來,但剛才那幾頁說了什么卻一點也想不起來,無需太久,卻能幫助放松精神。
健康的心理不僅僅是心理健康,我們更要注意我們的身體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若是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自然就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大家在生活中就應該注意以上的幾點,補充心理營養。
下一篇:六個妙招讓你拋開煩惱找到歡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簡單四招讓你對害羞說拜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