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家庭的溫暖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鼓舞。但是現在很多的人只是為了盲目的賺錢,很少和孩子之間溝通,導致孩子的心理上有很大的變化,有的甚至會有些極端的想法,所以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一個人成長的最主要場所,是青少年社會化過程的起點,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發展模式,是在其心理發展歷程中最關鍵的影響因素,同樣對青少年的自殺行為有著重要關聯。
研究證明,健全和諧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睦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無明顯弊端。而破裂家庭或父母常常正常的不和睦家庭對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明顯不利,青少年出現軀體疾病及心理障礙的可能性就好,易出現孤獨、冷漠、粗暴、說話、出走、自殺等行為。青少年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取向成熟,是一個敏感時期,一些不為父母等成人所關注的環境因素,都可能導致青少年的某些問題行為。美國有廣泛調查表明,孩子們對家庭的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并不太重視,而在于能否使孩子感到自身是真正屬于這個家庭并得到家人最大關懷,孩子們最不滿意的是父母吵架。在1974年日本文部省對中學生自殺原因的調查中,家庭原因排在首位。
一項對小學生的調查表明,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超過50%的是生活在父母曾經有過離婚時的家庭,在離異家庭或者再婚家庭中,孩子往往得不到所需的關懷與愛護,在感情上多有被拋棄的感覺。而在青少年這個情感豐富、需要多方面的情感支持和尊重的心理特征期,這些感覺會自然而然的引發他們的失望、孤獨、憤世嫉俗等感情,并很有可能觸發他們自尋短見的想法。
引發青少年自殺的原因多種多樣,且諸多原因之間事實上都是相互關聯、相關作用的。在我們社會轉型時期,青少年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矛盾也顯得更加突出,其中因為性教育滯后導致的性心理問題自殺現象、互聯網的負面影響導致的自殺、吸煙酗酒是吸毒等物質濫用導致的邊緣性自殺也應該引起多方面的重視,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并結合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發展特點對兒童青少年的自殺行為進行防范和干預,從而更有力的避免一幕幕悲劇的發生,挽留住那些受傷的花季雨季的生命,讓他們在漫長的生命旅程中堅強的走下去。
我們還是要注重孩子的成長中所碰到的一些問題,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不能只注重學習,要從很多方方面面去關心孩子,讓孩子的心理不能發生變化,知道父母永遠是他們最好的聆聽者,家是最好的避風港。
下一篇:警惕10個自殺行為征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殺者的復雜心理反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