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焦慮性神經病,簡稱焦慮癥,是患者在客觀上并不存在任何威脅或危險的前提下,無原因的感到緊張、煩躁、害怕。雖然也明知并不存在危險,但卻克制不住緊張、焦慮。焦慮癥在中學生中發病率較高,且女生多于男生。
本來焦慮不安,心情緊張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如中學生在考試前,運動員在比賽前都會產生焦慮、緊張,但考完或比賽結束就會自然好轉。當人們預先知道某些危險或困難馬上要來臨時,都會產生強烈的焦慮不安,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焦慮癥患者的焦慮情緒并非由實際威脅或危險所引起的,或其緊張不安和焦慮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
焦慮癥主要臨床表現有慢性焦慮癥(即一般性焦慮癥)和急性焦慮癥(即驚恐發作)。
慢性焦慮癥患者以持續的無明確原因、無明確對象或內容的緊張不安,或對現實問題過分擔心煩惱為特征。且這種焦慮心境至少持續一月以上。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但又難以擺脫,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學習生活;主要有精神焦慮和軀體焦慮。精神焦慮表現為;
(1)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危險或困難經常擔心、焦慮。如過幾天學校要考試,擔心考不好被老師處罰、同學嘲笑或家長責罵而緊張不安。
(2)經常處于高度警惕狀態,如難以入睡、易驚醒;注意力難以集中,有時感到腦子一片空白;情緒容易激動。
軀體焦慮表現為:
(1)運動性不安。如搓手頓足,坐立不安,來回走動,什么都干不下去;肌肉緊張、疼痛,患者感到非常疲勞。
(2)植物神經功能亢進。有出汗、心跳加快、口干、面部潮紅或發白,雙手發抖、惡心、腹痛等癥狀,女孩可出現月經紊亂現象。
急性焦慮也叫驚恐發作。典型表現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看書、吃飯、散步等時,突然感到驚慌害怕,覺得馬上就要死了,使患者非常難受。同時患者感到心慌、心跳、胸悶、呼吸困難、手腳發涼、冷汗直流。因此大多數人會驚叫,高呼救命。發作時間短,一般為5—20分鐘,很少超過一小時,就可自行緩解,患者一切恢復如常。但不久又可突然發作。
焦慮癥的發病原因目前還有許多爭論。主要可能有:
(1)患者的性格因素。患者大多為膽小怕事,做事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對新事物、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
(2)過去內心沖突的表現。例如有一位女孩子在假期總是擔心最好的女友會發生意外,常在惶恐的緊張中度過假期。原來是她童年與母親頻繁分離給她帶來很大的心理創傷,而在潛意識里把女友當作母親的形象,因而有焦慮表現。
(3)過去重大事件對現在的不良影響。如某女孩子高考失敗后,受到父母親的嚴厲批評,并要求她復讀再考。離第二次高考還有三個月,她就開始擔心了,害怕再次失敗,但不考又會遭到父母的責怪,思想十分矛盾而導致焦慮癥。
如果懷疑自己患了焦慮癥,應該馬上去醫院找心理醫生。如果確診的話,通過心理醫生分析原因,并在藥物控制焦慮的基礎上,使用一些心理治療技術,如放松訓練、生物反饋療法等,相信很快就會恢復健康的。當然也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患者在認清疾病的基礎上,應該進行正常的學習,最好不要在家里休息,否則有可能在家東想西想的,會加重焦慮。
2.學會自我放松方法。
3.焦慮癥是一種病程較長的疾病,在治療過程中要耐心配合醫生。
下一篇:換個眼光看丈夫你會變幸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找心理醫生談談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