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有拖延癥的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會一拖再拖,這樣對于大家的生活和工作就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生活中,大家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避免出現拖延癥。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有拖延癥呢 ?
1、百分之二十的人認為自己是長期拖拉的人。對他們來說拖拉是一種生活方式,雖然并不適應它。這種狀態充滿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不能按時付帳單,他們忘了買音樂會的門票,他們直到圣誕前一天才去買禮物……
2、拖拉并非不重要,雖然通常我們不把它當作一個嚴重問題。它其實是一個自我調節的深奧問題。通常我們都寬容別人拖拉的借口,這也是問題的根源。
3、拖拉并不是時間管理或者計劃方面的問題。拖拉并不因個人對時間的估計能力而不同,雖然這些人會更樂觀一些。法拉利教授強調說:"要一個拖拉的人做一個有計劃的人,就像讓一個長期消沉的人馬上振奮起來一樣。"
4、拖拉不是天生的。它是從周圍的人學來的,但并不直接。它可能來自強權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種反抗的形式。這種家庭環境下,朋友對拖拉者的寬容會助長這種習慣。
5、拖拉的飲酒者會有更高的酒精需求量。拖拉的人會喝的更多,這是自我調節有問題的表現。
6、拖拉的人對自己撒謊。比如"我更想明天做這件事",或者"有壓力我才能做好",但實際上并非如此。拖拉者的另一個謊言是時間壓力會讓他們更有創造力,其實這只是他們的感覺而已,他們是在揮霍時間。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發現自己有以上的幾大表現的話,那么就說明你患有拖延癥了,建議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讓自己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遠離拖延癥的發生。
下一篇:怎樣辨識出真正的拖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大方法助你告別拖延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