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身邊有人經常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癥狀,人際關系障礙、睡眠障礙以及其他不良心態;如果這些常見問題得不到及時調節,將會帶來嚴重軀體的癥狀和疾病。
保健讓工作更輕松,若想達到修德養性、養生保健之目的,首先就得從調整心態,保持健康做起。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心碎”產生胸痛、憋氣、神經質———
“心碎”是對悲傷者的一種最古老的隱喻。在敘述失去親人或者的感覺時,人們常用“心都碎了”來形容。如今,“心碎”不再是詩人和哲學家經常用的詞匯,而是成為了一種病癥的學名。美國媒體刊載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亨特·錢皮恩等人的一篇文章,將由悲痛或震驚所引發的胸痛、憋氣和呼吸短促等一些類似于心臟病的癥狀稱為“心碎綜合征”。
錢皮恩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1999年至2003年間共接治了19名急診患者,這些病人出現了胸痛、憋氣等癥狀,與心臟病發作時的癥狀相似,但與心臟病患者不同的是,在臥床休息和接受少量治療后,他們就康復了。
這些患者基本上全都是已絕經的老年婦女。她們患病的原因包括丈夫、父母或孩子等親人去世所帶來的巨大悲痛或者遭遇車禍、搶劫等造成的嚴重驚嚇,以及激烈爭辯、出庭和公眾演講等緊張帶來的強烈刺激。通過磁共振等檢查顯示,她們并沒有患心臟病。
“心碎”帶來的綜合征
現代醫學早已證明了人的精神、思維只由大腦控制,與心臟并無直接聯系。但是,心臟與人的究竟有無關聯呢?研究表明,因素對“心碎綜合征”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
中醫古籍中提到“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七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如突然的、劇烈的或長期的精神刺激,情緒反應過度強烈或持久,則七情過度,就影響內臟功能,氣血調節功能紊亂而致病。
在現代社會更見到與 1
快搜